发布时间:2024-10-08 14:59:13    次浏览
黄金周再次到来,秋高气爽的天气,正是出游好时节。然而,ng28官网当许多人与你不谋而合,后果便是人挤人,尤其在一些热门旅游城市,甚至连本地居民的生活都出现了不便。
对于部分知名目的地来说,当前的课题不再是吸引游客,而是控制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。“过度旅游”究竟到了什么地步?各地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应对?
你可能难以想象,到访一个地区的游客超过了当地居民的数量,但这种事并不罕见。
例如,杜布罗夫尼克是克罗地亚的最美城市之一,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,此前就有不少游客拜访,而在电视剧《权力的游戏》播出之后,身为“君临城”的拍摄地,更是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去打卡。
2023年到访杜布罗夫尼克的游客数量是本地人的27倍,打败了希腊罗德岛、意大利威尼斯等老牌旅游胜地,当然,它们的这一数据也高达20倍以上。
国内也不乏这样的情况,以北京为例,2023年北京共接待外省来京(不含港澳台地区)游客1.81亿人次,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16.8万人次,加起来是常住人口的8.3倍。
旅游咨询公司 IPK International在2019年的调研发现,饱受“过度旅游”其害的城市就包括北京,此外还有墨西哥城、威尼斯、阿姆斯特丹、伊斯坦布尔和佛罗伦萨等。
而今年的旅游热情再次升级,有北京市民表示,家门口几乎停满了旅游大巴,数量比2019年翻了倍。这和文旅局发布的数据相互映衬,近年来到访北京的游客确实越来越多。
更棘手的是,北京除长城外的热门景点大都分布密集,如故宫、国博、、王府井都集中在二环内。这样一来,不止旅游大巴抢占位置,满载的游客也难找到休憩的座位,甚至只能坐在马路牙子上,不少胡同人家被迫在门上贴了“禁止入内”的告示。
对于景点附近的居民来说,他们并非旅游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方,因此难以体会游客带来的好处,倒是多了不少负面体验,久而久之难免心存怨怼。
当然,被“过度旅游”干扰的不仅仅是当地人,游客也可能深受其害。当他们舟车劳顿来到目的地,发现景点和餐厅都大排长队,食宿价格大幅抬高,观光体验却打了折扣,恐怕也笑不出来。
当外来者涌入一座城市,影响不止体现在一时的拥堵上,甚至可能破坏当地的文化遗迹和生态环境。比如2015年,法国巴黎塞纳河上的艺术桥被迫拆卸了游客留下的“爱情锁”,超过70万个锁重达45吨,可能压垮这座有着200年历史的文物。
位于中国青海的茶卡盐湖也饱受游客影响,在旅游旺季时,180名清洁员每日要工作十几个小时,一天能捡出12吨垃圾。为了维护当地生态,茶卡盐湖近年时常处于关闭状态。
除了肉眼可见的影响,一些隐性问题也不容小觑,比如,游客往往会比居民消耗更多的水资源,尤其是在拥有游泳池、高尔夫球场等设施的度假区。据南华早报报道,前往印尼巴厘岛的游客每天用掉1785~4000升水,而当地居民一天仅消耗约14升。
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西班牙巴塞罗那,游客的日均用水量可达居民的6倍,引发了农民的不满,认为这些水本应用于农田灌溉,而非填充高档酒店里的泳池。而随着气候变化加剧,干旱变得更加频繁,给供水带来了更大压力。
除了环境问题,住房成本上涨也是“过度旅游”带来的突出恶果,巴塞罗那的房租在十年内上涨了68%,今年夏天再次大幅跳涨。就在7月,巴塞罗那街头爆发激烈抗议,近3000名抗议者手举横幅大喊“让游客回家”,甚至有人用水枪袭击周边游客。
种种压力之下,许多热门旅游城市宁可放着钱不赚,也要抑制过度旅游,从征收旅游税到实施宵禁,能用的招儿都使上了。
向游客收取税费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,比如意大利威尼斯收取5欧元的进城费,过夜的话还另有税款;印尼巴厘岛也开始向上岛游客征收15万印尼盾(约10美元)的生态旅游税。
希腊雅典选择了更有科技感的措施,通过预约系统将卫城的接待人数限制在每天2万人,并开始推广到希腊的其他地区。这种分时预约的方法,在我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意大利的阿马尔菲海岸公路决定对游客实施单双号限行,韩国首尔部分区域在下午5点后禁止游客通行……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更绝,为了抑制游客数量,甚至宣布不再允许新建酒店,除非旧的酒店倒闭了。
更奇葩的是一些来自当地居民的行动,比如在景点张贴虚假警告,去网上劝退游客等等。当然,除了以上种种限制,也有较为正面的激励,比如丹麦哥本哈根会给参与环保行动的游客提供奖励。
其实,“过度旅游”现象和旅游产业的不均衡发展有关,各地的旅游资源、开发程度、交通住宿等情况不一,对游客的吸引力自然也有高下。国内近期兴起的“县域旅游”、“反向旅游”等方式,对于打破“过度旅游”的困局,或许将有所帮助。
眼下来看,如何在旅游体验与居民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,仍是旅游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难题。